欢迎光临u赢电竞官网网址|u赢电竞网站|u赢电竞网址

分销

News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产品中心 > 分销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0 20:09:10   来源:u赢电竞官网网址 来源:u赢电竞网站 作者:u赢电竞网址 字号:TT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依托,自2015 年始每年发布。本文以《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8)为例,介绍《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的编写情况及我国中药资源发展情况。

  报告围绕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从制度安排支持、信息与技术上的支持、资金保障支持3 个宏观方面,从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价格的稳定与合理、国内贸易的健康有序、国际贸易鼓励与保护、产业的发展与壮大5 个微观方面,阐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8)延续以往结构,第一部分以经济学视角,从中药资源普查、质量与安全性、价格、产量、国际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药用资源保护7 个方面构建了中药资源年度发展现状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资源与精准扶贫、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进展及未来工作计划。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与丰富程度关系到中医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野生中药资源遭到破坏、中药材重金属农残超标、掺杂使假、价格暴涨暴跌等问题,为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医药产业的战略规划,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作者在大量实践调研基础下编制了《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8)立足行业发展现状,围绕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详细的介绍了2017 年度中药资源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第一,引入经济学、资源学、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问题,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第二,抓住“价格、产量、质量与安全性”等关键点,从中药资源价格影响因素、产量变化趋势、中药资源质量上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中药行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第三,从中药资源的国际贸易、资源保护等方面阐述中药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本报告是对中药资源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度剖析,对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药资源产业链的源头,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稳定供应,是中药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药类产品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物质平台,2012 年“中医外交”这个理念的提出,明确认可了中医药在外交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既可以带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也可以带动加工、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医药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逐渐显露出来。

  无序采挖导致野生资源蕴藏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野生药材资源供给量不断减少。盲目种植引起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多次发生“药贱伤农”事件,游资暴炒、恶意囤货等问题屡禁不止。中药材重金属农残超标问题时有发生,市场上售卖的中药材存在掺杂使假现象等。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临床常用中药资源的消失或供给不足势必影响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系统梳理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8)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主体报告,收载2017 年中药资源的年度发展状况,从中药资源普查、质量与安全性、价格、产量、国际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药用资源保护7 个方面构建中药资源产业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专题报告,结合中药资源行业的热点问题及关注的重点,写成中药资源与精准扶贫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两个专题报告。

  2011 年8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截至2017 年12 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下简称:普查)已覆盖31 个省(区、市)1332 个县,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的近1/2,参与人数达数万人,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轨迹记录设备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汇总1.3 万余种野生药用资源、736 种栽培药材、1888 种市场流通药材的种类和分布信息,可估算出《中国药典》2015 年版收载的563 种药材蕴藏量,发现了74 个新物种,基本建立起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在普查过程中,参与普查的专家、学者、普查队员将普查成果凝练成论文、专著、软件著作、专利等,已出版普查相关专著128 本,发表论文千余篇。

  依据网络关注度排名梳理中药质量安全的热点问题,排名前三的依次为:①栽培中药材外源污染物问题,主要体现为过度施肥和使用膨大剂、病害严重导致农药施用过量、部分药材硫黄熏制现象;②中药材掺杂使假问题,主要体现为美化中药材外观形态、添加低成本药材增加药材重量、劣质药材冒充优质药材等;③中药材及中成药的重金属、农残超标等问题。为提升中药质量,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发展的策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为让中药生产企业树立起“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应以保障中药资源产量和质量为前提”的理念,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通过开展药材供给量与消耗量的评估,达到生产实践中所用药材是优质且安全的目的。报告还指出可以从推进中药标准化行动,促进中药生态农业发展、开展资源普查等方面提升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与安全性。

  据商务部原市场秩序司发布的《2017 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药材交易市场常见流通品种有741 个,2017 年有220 个品种价格持续上涨,334 个品种价格持平,187 个品种价格下降(图1)。与2016 年相比,2017 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7.1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11.64%,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9.92%,价格下跌品种数增加48.41%。中药材价格波动剧烈,是导致中成药价格与药材原料价格倒挂的重要的因素。从研究价格波动的角度考虑,疫情等突发因素和政策利好引起的价格波动可归为需求导致的价格变革,气候因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种植培养面积变化是供给导致的价格变动。

  医药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来中药材栽培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材栽培技术、栽培方式、生产规模等有了很大提高,当前人工种养殖的药材已达常用中药材的1/3。2017 年我国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5045万亩,较2016 年(4768 万亩)同比增长5.81%,中药材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7 年中药材产量为424.3 万吨,较2016 年(400.2 万吨)同比增长6.02% 。尽管中药材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仍存在野生资源利用过度、供需矛盾加剧、中药材栽培和选育技术发展缓慢、部分品种生产过热导致供过于求等问题。

  中药类产品主要以中药材及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三种产品形式开展国际贸易。2017 年中药类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为463 405.77万美元,其中出口额339 929.56 万美元,进口额123 476.21 万美元。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出口总额为139 990.99 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13 914.12 万美元,进口额26 076.87 万美元。中药提取物的进出口总额261 644.63 万美元,其中出口额201 010.20 万美元,进口额60 634.43 万美元。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总额为61 770.15 万美元,其中出口额25 005.24 万美元, 进口额36 764.91 万美元。

  亚洲是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口中药材18.54 万吨,出口额97 143.70 万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表1);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8.26 万吨,占我国中国药材进口总量的90.77%。出口药材质量好转,2017 年全年中药材因质量上的问题被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扣留退回44 次,相比2016 年的56 次、2015 年的103 次大幅度减少。中药提取物出口额持续增长,2017 年我国中药提取物的出口额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59.13%,出口量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量的25.25%,成为中国中药类产品出口的基本的产品类型。

  中药产业链是指在中药产品(中药饮片、中成药、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的生产工艺流程中,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产品至消费者手中包含的所有的环节所构成的产业链条。它包括中药材种植业、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四个主体环节,其中中药材种植业、中药饮片加工业和中成药制造业分别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中药流通业作为非生产环节位于中药产业链的高端部位,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

  从中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看,中药饮片加工业发展势头较好,而中成药制造业发展势头放缓。2017 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公司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9 825.0 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3% ;中成药生产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5735.8亿元,占医药工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19.2%,仅次于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2165.3 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超过其他医药工业子行业。尽管中药产业取得快速地发展,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是2017 年医药工业中上涨的速度最快的子行业,但中药产业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低等问题,未来应从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创新、从产业战略格外的重视中药资源、健全中药材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

  为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药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全方面开展药用植物遗传资源收集和保护工作,种质资源收集与离体保存在普查工作中取得了良好进展,药用植物(活体)收集、保护和育种工作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我国迁地保护高等植物16 351 种,其中药用植物6949种,隶属于276 科,1936 属,占全部药用植物的50.4%。《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受威胁物种中有药用植物1280 种(占受威胁物种的19.6%),已迁地保护受到威胁的药用植物762 种,占受威胁药用植物的59.53%。有4809 种无危药用植物得到迁地保护,中国特有药用植物3988 种(占中国特有物种的22.5%),迁地保护了其中的53.3%。

  我国药用植物的保护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保护盲区和误区,大部分野生资源无原生境保护的方法;已有的保护体系不够完善,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药用资源保护研究水平有待提升,缺乏资源的统筹布局。未来应充分认识药用资源保护相关工作的意义,制定阶段发展目标,建立广泛合作机制,加强药用植物园与国际保护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药用资源保护的技术及覆盖范围。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 年)》指出,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穷的地方,中药材种植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立以提高质量、促进增收脱贫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机制,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我国贫穷的地方种植中药材2277.8 万亩,2017 年产量达431 万吨,有中药材种植基地1630 个,中药材企业1198 个。

  如:贵州省广泛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定制药园建设;河北省2/3 的贫困县、甘肃省1/3 的贫困县均把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山西省积极开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苦药材”结出了脱贫“甜蜜果”。

  这些工作实践表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带动地方产业扶贫、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拥有非常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实现中药资源与精准扶贫的结合,下一步工作重点应从优化区域布局、强化科学技术支撑、畅通产销对接、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工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大举措,2017 年新增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优良品种短缺、种子质量低劣、市场管理混乱、道地产区意识不强、过量用药、违规用药、种植技术不完善等问题,设置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遗传改良、栽培与土肥、病虫草害防控、机械化、加工、产业经济6 个功能研究室,聘用23 位岗位科学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材主产区,设置27 个综合试验站,135 个示范县,270 个示范基地。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有序、有效、安全”,制定了“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建立队伍、融合发展”的工作原则,致力于推进中药材安全生产,建设从产地到临床、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国家目标的产业技术体系,以提升中药材生产保障和中药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保证中药材的优质、安全和可持续生产供应。

  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致使部分中药资源采挖过度,特别是野生药用资源,分布范围日益缩小,不少品种大面积成规模的野生分布已很少见,如黄芪、红景天、甘草等。一些道地药材优良种质正在消失或解体,部分品种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人参、贝母。随着野生资源减少,不少药用品种经历了“常见、繁多”到“稀缺、稀少”,再到“珍稀、濒危、灭绝”的转变,如三七、新疆紫草、重楼,药用资源保护逐渐受到重视。我国现已建立13 个国家级专业药用植物园,综合性植物园中设有药用植物园或草药园的约35 家。不少专家、学者已开展药用植物的保育工作,如山豆根,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药用动植物园、种质资源库、离体保存库等工作也在相继开展。

  为缓解中药资源供需矛盾,大量中药材品种通过人工栽培以弥补市场缺口,黄芪、人参、甘草、金银花等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的人工栽培已成规模且形成了一系列生产加工适宜技术。栽培中药材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道地药材,缓解了野生药用资源锐减导致的供给不足。我国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全力发展中药材人工种植,但到现在中药材栽培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多为农户自行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较少,种植过程中滥施农药、化肥,更关注药材产量而非质量,没办法保证药材质量。

  民族医药资源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蒙药、傣药、彝药等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滋养下,已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完整理论的医药体系,但现在却面临传承断代的问题,如伊通满族自治县拥有历史悠远长久的满族文化,但没有很好地继承与发扬满族医药,全县已找不到真正的“满族医生”,一些满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也已被现代医药淹没,民族医药产业发展不够深入。积极开展传统医药资源普查与整理工作,如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整理,加强海外中医药古籍影印回归工作,深入挖掘中药资源文化内涵,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进一步促进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致力于探讨中药资源行业年度发展现状,就2018 卷而言,部分章节,如中药资源质量与安全性、中药资源的产业,在阐述发展现状及趋势时,所用数据并未完整反映年度情况,数据存在一定缺失。作者对本报告的定位是应用型著作,其目标是通过对本报告的阅读,能对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药资源行业的热点问题有系统进一步探索,但部分内容偏学术,如中药资源保护,与本报告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作者期望通过引入经济学的方法体系,实现经济学与中药资源学的交叉,试图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中药资源行业存在的问题。全书基本上以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站在行业发展角度探讨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方法,但对大部分问题的分析只做到了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尽管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基本做到了将经济学、生态学与中药资源学相结合,从中药产业涉及的上、中、下游产业出发,以一种明确、清晰的方式阐述了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为三个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搭建了中药资源行业分析框架,可以认为是经济学方法体系在资源学领域的应用。

  程蒙,杨光,李颖,黄璐琦*.《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简述[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01(192):4-11.

  作者简介:程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助理研究员,专业方向:中药资源经济和中药国际化。黄璐琦(通讯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曾担任国家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专业方向:中药资源学和分子生药学研究

上一篇:广西中药资源现状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的新趋

产品中心

Products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287号